「台中市大雅區的一間鐵皮工廠凌晨發生大火,2名消防人員殉職,該鐵皮工廠是違章建築。消防員5年來為了搶救工廠火災已有15人殉職,下午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和地球公民基金會召開記者會沈痛表示,像這樣的違章工廠發生火警消防員是在「未知」狀況就進入火場顯示出違章工廠的管理漏洞」。記得以前在醫院每年都會有消防演習要進行消防編組演練,但是工廠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
截取一段ptt的文章:「合法工廠,要設防火管理人、要辦自衛消防編組演練、要提供緊急聯絡人資訊、要制定消防安全防護計畫送消防局審核、要通報場內存放危險物質地點跟存量。更不用說要設室內栓、室外栓、自動警報、撒水、排煙、緊急照明與電源設備、儲槽要設防液堤、危險物品存放場所要有安全距離、要提供甲乙種防護圖給消防局。違法工廠會設這些?怎麼可能。更別說周遭道路根本不符合供消防搶救用通道的規範,也不可能有設消防栓讓消防車採水,工業區可是有一大堆的供消防搶救用自設設備,違法工廠有嗎?〈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70162973.A.D88.html〉
消防員的工作是很辛苦的,要在無法預期和混亂的環境下搶救,在國外的統計中消防員的工作危險程度是數一數二的,每千次火災中約有23至25名消防員受傷,是其他救災人員的30倍。統計資料當中最常見的損傷類型為扭傷和拉傷、脫位(57.1%),淺層傷口和開放性傷口(18.6%),腦震盪(10.0%),骨折(4.3%)。火、化學灼傷或燙傷(4.3%)或未分類的其他傷害(11.8%),同時傷害也有可能在訓練期間發生。消防員的工作有那些呢?
1.費力的工作:要在高度壓力下救災,到火災現場後利用破壞器材將門窗障礙物破壞,切割屋頂以利排煙,利用拖、拉方式救援,射水以抑制火勢蔓延,爬梯等等。
2.危險的環境,會有極端高溫、有毒煙霧、巨響、低能見度。
3.沉重的消防衣:個人防護設備、空氣瓶全身重量約22公斤,在救災時因消防衣有耐熱性,同時會讓人體散熱減少,產生熱壓力(心跳加快、排汗增加、脫水)
在救火時需配帶防護設備,消防衣、鞋、帽、鋼瓶、面罩、破壞器材將近30公斤,再進行一些快速並複雜的動作,還記得一開始說的下背痛最常見的原因嗎?除了重量器材會影響消防員的因素有那些呢?(https://yeahweicm.blogspot.com/2019/08/blog-post_9.html)
再來消防員需要那些能力才能讓救助工作更順利呢?
1. 有氧能力-劇烈的運動和脫水,消防員應具有高度心血管能力,以改善並減少與劇烈活動有關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消防救助是很劇烈的活動,會維持最大心率(HR)的工作一段時間,可造成血壓增加。有研究經過激烈演習18分鐘後,血漿體積可以減少了15%,造成心輸出量減少,心跳增加。在非常熱的環境中,背負超過22公斤,並進行劇烈的動作,會造成熱壓力,使核心溫度增加、脫水,會很容易疲勞、並讓工作時間下降。而經過研究V˙O2max大於41ml/kg/min 的人可以在時間內完成滅火活動,所以根據研究結果,美國國家消防協會(NFPA)職業醫療計劃標準,會建議消防員的最低有氧能力要能有42ml/kg/min,訓練時要讓心臟達到50-70%的最大心跳。
2.肌力、耐力-需要負重、並進行十分劇烈的運動,足夠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對於消防員也很重要。
在國外的訓練包含有 1. 爬梯訓練 2.拖曳軟管 3.器材搬運 4.消防架梯 5.建立入口 6.搜索 7.營救(拖曳假人) 8.破壞屋頂以利排煙。以健身的角度來看,推、拉、腿都是很重要的,在有些研究認為訓練手部肌力和肌耐力可以顯著減少模擬消防任務的執行時間(軟管拖曳、器材背負,手部上舉)。阻力訓練被認為應該成為消防員健身計劃的一部分。可以提高工作能力,還能提供保護,防止受傷,特別是在出勤時因過度用力造成的拉傷。
所以有超過1/3的因素,是因為過度用力而造成了消防員受傷,最常見的是背部受傷。有的研究認為有一半以上的問題,都是出在「上舉」,另外40%的下背痛是因為過度用力。研究中認為,不適當的上舉動作,會造成疼痛。
以健身的觀點,我認為上肢肌力、下背肌力、腿部肌力都應該被強調,肌耐力亦同。如:1. 爬梯、拖曳、搬運重物是需要下肢的力量,尤其是股四頭、臀大肌 2.負重營救、搬運、拖曳對於下背力量是有一定要求的 3.搬運重物、建立入口、破壞建築結構、拖曳對於上肢推,或是拉的力量。
更大的肌力在做出一樣的動作,可以減少心臟的負擔,並減少過度用力拉傷的風險。有更好的肌耐力可以在多次相同動作,或是維持長時間用力時減少會造成受傷的動作出現。核心力量和一些搬運動作的修正,是可以避免在動作時做出容易受傷的動作。如利用髖絞練,和蹲的動作,去取代下背過度彎曲用力的動作;改變出勤時坐後立刻起身搬重的動作型態,都是被認為可以減少下背受傷的機率。
更大的肌力在做出一樣的動作,可以減少心臟的負擔,並減少過度用力拉傷的風險。有更好的肌耐力可以在多次相同動作,或是維持長時間用力時減少會造成受傷的動作出現。核心力量和一些搬運動作的修正,是可以避免在動作時做出容易受傷的動作。如利用髖絞練,和蹲的動作,去取代下背過度彎曲用力的動作;改變出勤時坐後立刻起身搬重的動作型態,都是被認為可以減少下背受傷的機率。
--
希望台灣的法令可以更完善,避免消防隊弟兄遇到同樣的情況不要再失去寶貴的姓命。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