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醫師的解剖學-合谷穴



合谷的意思是指"兩指會合處的凹陷"。一般時取穴是在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有的取穴法會把兩手靠到最近,取最高點,亦有的選在第二掌骨中點處進針。
畫面為左手,最左邊高回音高起處為第二指骨(2nd MTP),右邊高回音高起為第一指骨(1st MTP)。在畫面中間第一層肌肉為第一背側骨間肌(Dorsal interosseous muscle)淺層處有橈神經淺支(Radial nerve superficial branch)的分支,有掌背動脈的分支(Dorsal metacarpal a.)。第二層為拇收肌(Adductor pollicis muscle)的橫頭,在兩層肌肉中有深層的尺神經(Deep branch of Ulnar nerve),同時伴行淺掌動脈(palmar metacarpal artery),往近端走靠近第一、二掌骨底(靈骨)有橈動脈穿過。

以往取合谷有很多做法,有的是用同身寸,有的是大姆指內收取肌肉最高點,有的是用第二掌骨中點,更有董式的靈骨大白都是在這一個區塊。在這裡要避免針刺到血管,切法就很重要了,只要給與壓力血管就會往兩側移動,可以避免血腫的出現,往第二掌骨的邊緣進針,亦可以避免戳到淺掌動脈。這裡的神經也很有趣,如果合谷透後溪時,可能會接觸到尺神經和正中神經的吻合分支(Riche-Cannieu Anastomosis),靈活的手指動作也是人類特有的,在這裡的神經支配也很複雜,密密麻麻的神經,是不是讓你覺得更有趣了呢?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影響胸推的魔鬼。中醫。手腕痛。針灸。TFCC。三角纖維軟骨

你有在運動後出現手腕疼痛的經驗嗎?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受損(TFCC),這是一個健身初學者一直到進階者都可能遇到的問題。不僅影響訓練,日常生活一動到手就痛也很困擾。 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主要是穩定橈尺關節與尺側腕關節的重要結構。最常見是在跌倒時手掌撐地伴隨手臂扭轉,或是在突然提重物手腕受力而受傷。常見的胸推動作、滑輪下拉、上博都有可能造成三角纖維軟骨受損。又因此處循環不好,癒合的時間會拉得很長。 三角纖維軟骨受損的疼痛主要會集中在手腕的小指側(尺側),在按壓尺骨小頭的時候更痛(Fovea sign),休息與保護是對三角纖維軟骨疼痛最好的方式。一開始要避免手臂旋前與旋後(手心朝上和手心朝下的動作),手腕後伸(向手背)或是尺偏(向小姆指),在運動時要用手腕護具或貼紮來保護。最好可以等到都不痛了再運動才可以避免他發作! 在中醫會用一些正骨手法讓腕關節的張力復正,只做尺側的關節通常效果不好,要連橈側的關節一起調整。再並用針灸在小腸經上做治療,但除了小腸經以外,我還會在三焦經和大腸經上尋找疼痛點,為什麼呢?因為橈尺關節的旋轉不穩定,就像翹翹板一樣,除了遠端受傷,近端同時也會受到影響。在治療後最好能持續保護固定關節直到2-4週無疼痛,再繼續進行重量訓練才不容易再讓他發作。

兩腳強、三腳勇。陰萎、陽萎、勃起功能障礙。中醫。運動。

又到了每日一字的時間:「兩腳強、三腳勇」。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最近在日本的一個研究認為步距跟勃起功能障礙(以下簡稱ED)有相關,其實就是在講這個。ED是怎麼了?中醫怎麼看?怎麼改善? 首先要先了解ED,勃起主要是由副交感神經控制,使血管舒張劑(一氧化氮、NO)於陰莖動脈和平滑肌內的濃度上升,造成動脈舒張,使海綿體充血;坐骨海綿體肌和球海綿體肌(骨骼肌)會壓迫陰莖海綿體的靜脈,限制血液流出,增加勃起的硬度。而勃起功能障礙是指陰莖在性行為期間無法勃起或維持勃起(也就是所謂的陽萎),主要原因分成生理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常見和心血管疾病因子的相關性很高,像是肥胖、高血壓、代謝症候群、缺乏運動、糖尿病,抽煙等等。 在一些國外的統計有1/3的男性有有中到重度的ED,而這些人多是因1.年紀因素 2.抽煙 3.高血壓 4.糖尿病 5.慢性腎臟病 6.肥胖 7.心理因素 8.心血管疾病史。研究認為ED在中老年人較易發生,是會降低其生活的質量。 而這些問題都是無法治療的嗎?回到前面提到的基本生理 1.神經興奮 2.血管舒張劑 3.盆底肌肉壓迫靜脈限制血液流出。只要能讓這些因素改善,就有機會改善ED。西醫最常使用的威爾鋼就是利用phosphodiesterase type 5 inhibitors,來讓NO代謝的比較慢,能暫時恢復充血的功能,但是對於血管是沒有治療的效用的。但研究認為運動是可以增加血管壁的功能並增加血管舒張劑產生,所以運動反而被認為是改善血管因素ED中最好的治療方式。不僅可以恢復勃起功能,對於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都是有幫助的。 在統計中認為有持續的運動,無論是有氧或是阻力運動都可以。只要有足夠的強度就可以減少ED的機率,統計上認為會有14%-86%的改善。建議要有1.每週4次的運動,持續40分鐘的運動強度為中度至高強度(40%-70%的最大心率)。每週160分鐘,持續6個月,就有助於減少因缺乏運動,肥胖,高血壓,代謝症候或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勃起問題。如果可以運動到一週200-300分鐘,對於ED的改善效果更好。也有研究認為阻力訓練和格鬥運動訓練是可以增加睪固酮。相反的在一些研究也比較了一些耐力型的運動員(如長跑、腳踏車),血中的睪固酮是較低的,同時也會影響性慾,但是不一定會ED。研究認為只要超過最大攝氧量的70%的運動強度,持續時...

中醫、小針刀、止痛、肌腱炎、五十肩、腰痛、下背痛、神經痛、沾黏

你聽過小針刀嗎?在google打上小針刀,大多是出現這些句子「小針刀是將中醫傳統針刺療法與現代解剖知識結合在一起的一種醫療技術,主要是治療疼痛問題,損傷小、效果快。」。但是這一段話,能讓人了解多少呢? 小針刀顧名思義,就是小針在頂端有刀,因其尖端銳利,進皮後可以在組織做切割,和一般所使用的毫針有什麼不同,一般把針灸針用顯維鏡放大來看,針頭像是V字,而小針刀的針頭放大來看就像I字,前端是刃面。 針刀是現代發明嗎?其實在古代就有記載《靈樞·九針十二原》曰:「九針之名,各不同形......圓利針者,大如氂,且圓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病痹氣暴發者,取以圓利針」。簡單的說在古代的針灸中,不是只有現在所用的豪針(一般所見之針灸針),還有許多各種不同的治療器具,當中「圓利針」就是現在所稱的小針刀,而他治療的就是疼痛問題。 中國有位黃教授說:「針灸學其實就是古代的解剖學」,從骨度分寸法(用身體的長短來表示穴道的位置)、體表標誌法(用身體較為突出的部位當成定位的位置)其實都是表面解剖學的應用,表面解剖學會應用在外科學開刀前的體表標誌、一直到注射時所使用的體表定位。從物理治療所學的表面解剖一直到接觸了醫學影像超音波後,除了體表的定位,更了解深度定位的重要性,慢慢覺得中醫所記載的文字都是有道理的。 小針刀也可像針灸針一樣用來針刺穴位,因針體比針灸針稍粗,刺激作用更強「 短刺者,刺骨痹,稍搖而深之,致針骨所」在中國的研究,針刀可以 鬆解軟組織粘連和纖維化疤痕,解除病變局部血管神經的壓迫和牽拉,消除物理性的致痛因素, 改善局部血流,局部代謝物和其他化學致痛性運至迴圈血液,增加代謝。 消除病理性應力,使軟組織病理負荷減小或消除,進一步減輕 疼痛 。 針刀後 產生新的損傷, 因循環改善和功能恢復,刺激下又可啟動膠原纖維分解使 形成粘連和疤痕化的 碎片被細胞吞噬和溶解,改善 血管神經卡壓的情況 。 由於組織張力鬆解後使肌張力消除,配合推拿正骨手法,可以使關節結構的功能得到調整。 要注意的禁忌症: 1. 有凝血異常,容易出血傾向,如:血友病或服用抗凝血製劑者。 2. 局部有傷口潰爛,肌肉壞死及蟹足腫體質者  3. 懷孕妊娠者。  4. 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 5. 有糖尿病史者。 「一針皮,二針肉,三針脈,四針筋,五針骨......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