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的疤痕可能會造成疼痛嗎?
皮膚上的疤痕可能會導致局部或是遠處的問題。簡單的說只要當滑動不良就有可能限制組織的正常運動,進而產生異常的張力影響筋膜的連續。只要筋膜連續改變,就可能會造成張力改變或是慢性疼痛。
皮膚是身體最大的器官,可以簡單的分為表皮層、基底膜與真皮層。而真皮可以分為乳頭狀層和網狀層。網狀真皮的特徵是緻密,不規則堆積的膠原蛋白、彈性蛋白和網狀蛋白。在網狀真皮損傷後,炎症持續時間和強度對會對於疤痕的發展有關。在真皮下面為皮下組織,其中有脂肪(可以用以隔熱防止熱量流失),筋膜層(皮膚相對於肌肉,腱和骨骼具有活動性)。皮膚包含許多神經受器,可以和自主神經系統、神經系統、運動受器交互作用。
*為什麼會"痛"呢?
神經整合各種感覺傳入或傳出(如:疼痛和觸覺),會聚後會從脊髓傳上大腦,當這些途徑的整合可能會使大腦產生錯覺。而這些錯縱複雜的神經網路,可以解釋為合複雜區域疼痛綜合證和纖維肌痛證除了疼痛,還可能會有一些交感神經的表現(如出汗、溫度改變、皮膚質地改變)。而神經是具有可塑性的,身體感覺區的改變(somatosensory map)與神經重複性的被活化或是廢用有關。
*什麼是筋膜呢?
筋膜是由膠原蛋白組成,包含了疏鬆和密集的纖維結締組織,是一個連續且立體的網路包覆並散布到全身。(脂肪、神經血管鞘、腱膜、深、淺筋膜、神經外膜、關節囊、韌帶,各種膜性組織,骨膜,肌腱,內臟筋膜以及所有肌內間結締組織)。筋膜系統交錯、圍繞並貫穿所有器官,肌肉,骨骼和神經纖維。疏鬆的筋膜功能有助於在結構之間的滑動,而密集的筋膜則表現出張力。而筋膜和肌肉組織具有複雜作用,進而實現骨骼平衡,協調,姿勢和動作。
*疤痕是怎麼產生的?
正常的疤痕首先是紅線,成熟後會在與周圍皮膚相同的平面上產生稍寬的白線,稱為正常營養型疤痕(normotrophic scar)。傷口癒合和疤痕成熟需要數年才能完成(會受到初始傷口的大小和性質影響)。在重塑過程中,第3型膠原蛋白會被更強的第1型膠原蛋白取代,但不是有規則的排序。雖然疤痕組織很強壯,但失去了彈性和延展度。
*疤痕會有什麼問題?
如果癒合過程因組織破裂,感染或合併症而被中斷,可能會發生病理性疤痕(肥厚性、蟹足腫)。這些病理性的疤痕可能基因有關,或是跟發炎的強度和持續發炎的時間有關。統計這些疤痕可能造成達70%的人可出現多種不同表現(如疼痛或發癢)。當傷口癒合後,症狀可能隨機出現,甚至間隔了很長時間才出現。有的原因是當疤痕組織纖維化,造成小神經被卡壓而造造成疼痛,通常會造成神經支配區的麻木。當沒有神經瘤時疼痛性疤痕的患病率估計為2%,但對於燒傷來說,會增加到30-68%。在主動運動時,疤痕部位的電位活動會高於正常組織,而疤痕區機械敏感受器感測張力的改變可能造成病理反射,誘導神經性炎症和形成疼痛。
*要怎麼評估和治療?
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來評估疤痕(如皮膚僵硬度,可延展性,和附著力)。治療的話,可以使用釋放疤痕的方法,利用局部軟組織按摩,或是針灸附近的疤痕,可以改善疼痛,增加柔軟度和活動範圍。只要有筋膜張力改變,都能刺激膠原蛋白的重塑。
--
人類的生物張力(biotensegrity)是最近很夯的課題,單獨單元和整體部位的結合,形成一個集成動作單元。所有結構都通過皮膚和肌筋膜系統錯綜複雜地連接在一起。它們處於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對於力量(包含內在與外在)產生適應。當組織受傷後癒合的過程導致疤痕組織。疤痕會限制近端組織或遠端組織的正常動作。繼發產生滑動受限,而出現異常張力,影響筋膜連續體,導致了生物力學的問題和慢性疼痛的產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