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0的文章

腹股溝疼痛、鼠蹊部部疼痛、內收肌拉傷、中醫

我那邊痛痛的!一個讓人難以啟齒的問題,但如果痛到走路都沒力、痛到影響生活的時候還是不得不來看醫生,這就是海邊痛(「骱邊」的台語發音有點像是海邊),也就是腹股溝疼痛,有那些原因可能會造成腹股溝疼痛呢? 腹股溝疼痛是什麼? 腹股溝的疼痛其實有很多可能,需要鑑別問題在那才能做出正常的治療。因為在腹股溝區域有很多結構,可能是內收肌群,腰大肌群,疝氣,髖關節,腰神經,甚至是直腸或是睪丸的轉移痛。而這些問題表現症狀是非常相似的,所以診斷上都要納入考量。以下所舉的例子都是以肌肉骨骼為例。 那些人容易有這個問題呢? 經過統計,冰上曲棍球和足球運動員較容易出現內收肌的拉傷,舉重和阻力訓練都有可能造成疼痛。臀肌無力,或是訓練的動作不夠熟悉都可能會讓受傷機率上升。 通常都是那裡受傷?怎麼受傷的呢? 最常見的腹股溝疼痛是內收肌拉傷,內收肌在收縮時會使腿回到身體的中線,可以幫助穩定臀部、身體並阻止大腿過度伸展。最常見受傷的動作是當髖部在外旋,後伸,外展的動作下快速用力時,但又被拉長,簡單的說就是內收肌在離心收縮,(想像一下,足球員踢球的動作),或是在側步移動時,突然的改變運動方向。隨著每次拉傷,肌力變弱,進一步受傷的風險就會增加。常見受傷的地方會發生在肌腱和肌肉連接處,這是肌腱最弱的地方。 拉傷的症狀有那些呢? 1. 疼痛。(按壓內收肌腱或是恥骨會產生疼痛,有人的痛會延伸到膝蓋)。 2. 大腿力量下降,內收動作伴有疼痛。 3. 局部腫脹 4. 行走或跑步困難 腹股溝拉傷以後要怎麼辦呢? 腹股溝拉傷的症狀可能從輕到重,視損傷程度而定,急性損傷通常位於肌腱連接處,而慢性損傷則位於恥骨的始點處。最嚴重的撕裂可能要考慮開刀修補。 受傷的分級如下: 一級:有疼痛但力量損失最小且運動限制最小(可能會有小範圍的局灶性破壞,超音波下會有血腫,或是筋膜附近積液)。 二級:肌肉力量下降,但功能並未完全喪失。 三級:肌肉單元完全撕裂合併肌肉功能喪失。常見完全斷裂後肌肉會回縮。 受傷以後要怎麼辦呢?切記所有的訓練的原則就是無痛。 急性期:訓練以低負荷,高重複的動作為主。 1. 休息(24-48小時),壓迫,抬高 2. 輕度的按摩 3. 無痛肌肉激活(膝屈曲時內收) 4. 在無疼痛的範圍下做髖關節被動運動 5. 不負重的髖部漸進式阻力訓練 6. 無重...

中醫、心水、心衰竭

之前有一天在診間,看到一位特別的患者。一開始走入診間踏著蹣跚的步伐,走一走就喘,走到診間的椅子坐下以後還喘了一下才有辦法跟我說主訴。「醫師我晚上都睡不著。」,一開始簡單的問診以後,眉頭一皺,發現病情並不單純。 你覺得他只是失眠嗎?其實不是的,背後的病情才是更讓人擔心的。心臟衰竭佔了美國醫療預算的1~2%,死亡率20~25%,在台灣大概每十萬人口有三百人有這個問題,當中有三高或心臟疾病(心肌梗塞、瓣膜性心臟病、心肌病變、高血壓性心臟病)的人,都是心臟衰竭的高危險族群。心臟的功能是負責供應血液到全身的器官,如果功能下降,就稱為心臟衰竭。心臟衰竭很容易在一次一次的住院當中,造成功能越來越低下而死亡的。所以心衰竭是需要一個多學科的團隊來進行介入,除了評估主要病因,還要了解潛在加重的原因。患者通常有許多的複雜醫療問題,其中一些與慢性合併症有關。 最常見的症狀是什麼? 「疲倦、喘、水腫」 喘(呼吸急促)通常是最嚴重的症狀,約佔一半,而疲勞約佔三分之一,其餘是腫脹或浮腫。疲勞症狀嚴重者,改善幅度最小,通常治療一開始會給利尿劑減少心臟的負荷,之後會對於其他的慢性合併症(如(心肌梗塞、瓣膜性心臟病、心肌病變、高血壓性心臟病))進行治療。 依照紐約心臟協會標準委員會(NYHA)將心臟衰竭分為以下四級,等級越高越嚴重。 第一級:活動不受限制,普通活動時不會引起過度疲倦、心悸、呼吸困難或心絞痛。 第二級:活動輕度受限,從事日常活動(如爬樓梯、掃地等)尚可,但劇烈運動就會感覺呼吸困難、疲倦、胸悶或心絞痛。 第三級:活動明顯受限,但休息可緩解,從事日常輕微活動(如爬樓梯、掃地、刷牙)也會導致心悸、胸悶或心絞痛。 第四級:執行任何活動都會不舒服,甚至躺在床上或站著不動時,也會感覺呼吸困難、疲倦、胸悶或心絞痛。 中醫怎麼看? 「心水者,其人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其實就是在描述類似心臟衰竭患者的水腫、喘、不能平躺的臨床表現,可能會出現下陰部的水腫。但是處理心臟衰竭,絕對不是單一方劑就能治療,主要的方向可能會調整肺、心、脾、腎等臟腑,除了藥物治療,還能進行針灸治療。臨床上常用的穴位是內關,神門和背俞穴。有的研究探討了針灸對心衰竭各種功能指標的改變,發現針灸可以改善心功能指標如左心室射出率,對心房利納素有也改善的作用。而針灸的治療...

中醫、肺炎、傳染病、SARS

武漢肺炎,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出現了涉及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病例,一開始從2019年12月30日起,由當地衞生部門發出,在2020年1月7日晚上9時,專家檢測出病毒為新型冠狀病毒,2020年1月9日出現首宗死亡案例。到現在累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個案41例,重症5例、死亡2例,其餘病情穩定。確診者多與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相關,少數否認曾至該市場,僅曾接觸過類似病例。目前尚未發現社區傳播,但仍無法排除人傳人的可能性。 聽到了冠狀病毒就會想到在2003在全球造成疫情的SARS事件,同樣的SARS的病毒也是冠狀病毒,而SARS是因為肺的纖維受自體免疫侵襲,造成過度腫脹,肺泡不能膨脹。目前所有的冠狀病毒無特定的治療方式,多為採用支持性療法。 台灣衛生福利部於109年1月15日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只要在診所遇到疑似個案符合病例定義,就要在24小時內通報衛生主管機關。症狀有那些呢?臨床條件 1. 發燒(≧38℃)及急性呼吸道感染 2. 臨床、放射線診斷或病理學上顯示有肺炎。如:咳嗽、發燒及畏寒、呼吸困難,呼吸胸痛,呼吸速率增加。 3. 曾經與出現症狀的極可能病例或確定病例有密切接觸,包括在無適當防護下提供照護、相處、或有呼吸道分泌物、體液之直接接觸 4. 具有中國大陸武漢地區之旅遊或居住史 切記目前未有確切的疫苗可用來預防冠狀病毒感染,只能靠自己平常多洗手、注意咳嗽禮節、妥善處理口鼻分泌物等,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與避免接觸野生動物與禽類。 中醫怎麼說呢? 「時行病者,是春時應暖而反寒,夏時應熱而反冷,秋時應涼而反熱,冬時應寒而反溫,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病無長少,率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簡單的說就是在四季的天氣不符合該有季節的溫度的時候就會出現,得病的人無分年紀,發作的症狀都差不多就叫做"時行病"。 「傷寒、時行、溫疫,三名同一種,而源本小異......此病皆因歲時不和,溫涼失節,人感乖戾之氣而生病,則病氣轉相染易,乃至滅門,延及外人」 在中醫時行病、傷寒、瘟疫其實都是流行性、急性傳染病,主要造成的原因是「病氣」,異常的節氣會造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