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邊痛痛的!一個讓人難以啟齒的問題,但如果痛到走路都沒力、痛到影響生活的時候還是不得不來看醫生,這就是海邊痛(「骱邊」的台語發音有點像是海邊),也就是腹股溝疼痛,有那些原因可能會造成腹股溝疼痛呢? 腹股溝疼痛是什麼? 腹股溝的疼痛其實有很多可能,需要鑑別問題在那才能做出正常的治療。因為在腹股溝區域有很多結構,可能是內收肌群,腰大肌群,疝氣,髖關節,腰神經,甚至是直腸或是睪丸的轉移痛。而這些問題表現症狀是非常相似的,所以診斷上都要納入考量。以下所舉的例子都是以肌肉骨骼為例。 那些人容易有這個問題呢? 經過統計,冰上曲棍球和足球運動員較容易出現內收肌的拉傷,舉重和阻力訓練都有可能造成疼痛。臀肌無力,或是訓練的動作不夠熟悉都可能會讓受傷機率上升。 通常都是那裡受傷?怎麼受傷的呢? 最常見的腹股溝疼痛是內收肌拉傷,內收肌在收縮時會使腿回到身體的中線,可以幫助穩定臀部、身體並阻止大腿過度伸展。最常見受傷的動作是當髖部在外旋,後伸,外展的動作下快速用力時,但又被拉長,簡單的說就是內收肌在離心收縮,(想像一下,足球員踢球的動作),或是在側步移動時,突然的改變運動方向。隨著每次拉傷,肌力變弱,進一步受傷的風險就會增加。常見受傷的地方會發生在肌腱和肌肉連接處,這是肌腱最弱的地方。 拉傷的症狀有那些呢? 1. 疼痛。(按壓內收肌腱或是恥骨會產生疼痛,有人的痛會延伸到膝蓋)。 2. 大腿力量下降,內收動作伴有疼痛。 3. 局部腫脹 4. 行走或跑步困難 腹股溝拉傷以後要怎麼辦呢? 腹股溝拉傷的症狀可能從輕到重,視損傷程度而定,急性損傷通常位於肌腱連接處,而慢性損傷則位於恥骨的始點處。最嚴重的撕裂可能要考慮開刀修補。 受傷的分級如下: 一級:有疼痛但力量損失最小且運動限制最小(可能會有小範圍的局灶性破壞,超音波下會有血腫,或是筋膜附近積液)。 二級:肌肉力量下降,但功能並未完全喪失。 三級:肌肉單元完全撕裂合併肌肉功能喪失。常見完全斷裂後肌肉會回縮。 受傷以後要怎麼辦呢?切記所有的訓練的原則就是無痛。 急性期:訓練以低負荷,高重複的動作為主。 1. 休息(24-48小時),壓迫,抬高 2. 輕度的按摩 3. 無痛肌肉激活(膝屈曲時內收) 4. 在無疼痛的範圍下做髖關節被動運動 5. 不負重的髖部漸進式阻力訓練 6. 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