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搞了快一週,才知道,筋肉爸爸會在37歲中風的原因。他的血脂、膽固醇、血壓、內臟脂肪都標準,在家族病史檢測後才知道,這一切,都跟我們疏失的家族病史有關。老公有凝血功能的問題,容易凝血.....」 看到這段文字,又想到以前一些年輕的中風患者,其實中風之後的復原過程對於患者本人和患者家庭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在此先祝福筋肉爸爸可以早日康復。回到正題,聽到這則新聞之後,看到有些人對於健身這件事情有很多錯誤的迷思。 1. 健身很危險 2. 心肺功能比健身重要 經統計重訓運動最常見的傷害有 1.肌肉骨骼 2.神經 3.心血管問題。最常見的多是肌肉骨骼問題,而神經和血管問題是十分少見的。有這些問題產生多是因為1. 控制能力或舉重的技術不佳,2. 肌肉強度或耐力不足 3.過份要求重量 4.暖身或延展度不足 5.失去平衡 6.疲勞。 回到這次中風的主題,重訓會造成中風嗎?在一些重訓時為了維持脊柱的穩定性,會使用閥式呼吸。什麼叫做伐氏呼吸,就是吸氣後再閉氣用力(像是打噴嚏,或是咳嗽),而伐氏呼吸時會造成胸腔內壓上升,而使血壓增加。研究顯示在使用伐氏呼吸訓練最大重量時,因為血管壁受到壓迫,會增加心輸出量,可以讓血壓增加將近3-4倍。雖然伐氏呼吸可提供腹內壓力,建立脊柱的穩定性,但是在某些特殊疾病,使用伐氏呼吸要特別小心。 1. 慢性高血壓 2. 老年人的動脈相對無彈性 3. 患有先天性或後天性主動脈疾病 4. 任何患有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的人,如馬凡氏症候群,Ehlers-Danlos症候群等等 5. 特納綜合徵,成骨不全症和遺傳性多囊腎病。 但對於絕大多數的健康人而言,短期的閉氣用力是十分安全的動作,而經過訓練的伐氏呼吸可以比一般呼吸增加更多腹內壓,相對的脊柱的穩定性就更好。腹內壓在1.蹲舉 2.舉重 3.壓腿增加較多,而上半身的訓練(臥推,彎舉)增加的比例就比較少。 伐氏呼吸可以帶來脊柱的穩定性,相對的也有其他的風險。進行伐氏呼吸初期可能造成血壓上昇,之後因心臟的血液輸出量降低,造成了血壓下降。吐氣後,因胸腹腔壓力消失,血液停留在肺部血管中,造成血壓更進一步的下降。最後因靜脈回流的增加,心臟的血液輸出量恢復,血壓再次上昇。在伐氏呼吸期間,腹內,胸內...